习近平同科特迪瓦总统瓦塔拉通电话******
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20日下午应约同科特迪瓦总统瓦塔拉通电话。
习近平指出,科特迪瓦是中国在非洲的重要合作伙伴。明年是中科建交40周年,值得双方共同纪念。中方高度赞赏科方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,愿同科方继续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,巩固和深化中科关系,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。
习近平指出,中科合作具有广阔前景。中方愿同科方加强全方位合作,扩大农产品贸易,加强水稻、可可等种植和加工合作,支持科做大做强可可产业,希望中方支持承建的有关项目尽快建成并发挥效益。中方愿继续鼓励中国企业赴科投资兴业,拓展双方在数字经济、新能源等领域合作。中方赞赏科方发展和安全并重的执政理念,愿同科方加强政策交流,根据科方需求开展合作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。中方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非洲国家团结合作,愿继续以实际行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行动计划,助力非洲发展。中方愿同科特迪瓦等非洲国家一道,维护国际公平正义,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。
瓦塔拉表示,再次祝贺习近平主席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。我对2018年对中国的国事访问留下深刻印象,对科中即将迎来建交40周年充满期待。中方为维护和促进包括科特迪瓦在内的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安全、支持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支持、作出了重要贡献,科方表示衷心感谢。科方对中国人民怀有美好情谊。科方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,坚定支持多边主义,积极支持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。欢迎更多中国企业来科投资可可加工等产业,助力科工业化进程。科方愿同中方继续加强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合作,就地区和国际事务保持密切沟通协作。
独特手法呈现汉字之美:访香港“双钩”书法家张保声******
中新社香港1月31日电 题:独特手法呈现汉字之美:访香港“双钩”书法家张保声
中新社记者 刘大炜
书法是中华文化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,挥毫泼墨、笔走龙蛇间彰显汉字独特韵味。没有先进印刷术的年代,为保留书法家真迹,“双钩廓填”的书法形式应运而生,并演变为一种书法学习方法。在位于香港龙尾村的家中,香港“双钩”书法家张保声近日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采访。
香港“双钩”书法家张保声最近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采访。他表示,希望更多年轻人对“双钩”书法感兴趣,传承中国传统文化。 中新社记者 刘大炜 摄“双钩”书法始于南朝,盛于唐宋,是一种用单线直接写出某种书体的空心字。张保声告诉记者,南朝时没有印刷技术,为了能使名家书法作品得以流传,书法家就按作品原样勾勒出空心字,然后再填墨,让观者得到近似真迹的作品,如《兰亭集序》《万岁通天帖》《平安帖》等皆由唐宋名家以此方式保留真迹。
出生于“古建筑之乡”广东汕尾的张保声,受身为石刻、微型山水盆雕民间艺人的外祖父,以及从事古建筑、擅丹青的祖父影响,浸润在传统文化氛围中,从小就喜欢涂鸦。初次接触“双钩”书法,是受其外祖父的熏陶。“因我小时候顽皮淘气,只有在写书法时才得到外祖父称赞和奖励。”
张保声说,之所以喜欢“双钩”书法,还有一个原因是其“书写方便,可就地取材”。无论树枝抑或随便一支笔,都可写出任意大小的“双钩”字。经过对大家名帖年复一年的临摹,张保声终于练就了一手“脱影双钩”(即不用临摹便可写成)的技法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。
常言道“见字如晤”。张保声笔下的字,时而飘逸而出,时而劲风斗转,时而连绵不断。不论任何字体,他都熟稔于心,顷刻间一幅“双钩”书法跃然纸上,用独特手法呈现汉字的美感。
1979年,张保声移居香港,从事建筑行业工作。虽然工作繁忙,他仍未放弃对“双钩”书法的热爱。经多年孜孜不倦的研习,张保声在保留“双钩”书法艺术美感的基础上,融各家之所长,不断推陈出新。
在张保声看来,要传承作为国粹的书法艺术,最好的方式是在传续中创新。如今,他的“双钩”书法不仅从最初的整体“双钩”演变出了叠字“双钩”、汉字合体“双钩”,还吸收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韵味,将书与画结合,创造出“字中有画”的“双钩”书法。
在港生活多年后,张保声对香港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情有独钟,更深谙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新定位。近些年,张保声不仅在香港举办展览以推广“双钩”艺术,还远赴重洋到美国、东南亚等地设展,以期让更多人了解“双钩”书法、了解中国文化。每次展览,他的艺术作品都会令观众倍感震撼。
作为“双钩”书法技艺的传承人,张保声更希望年轻人对“双钩”书法感兴趣。他对记者说:“最近几年,我也参加了一些‘非遗进校园’的项目,向香港的青少年学生普及‘双钩’书法等,希望把更多知识传播给下一代,让他们好好认识中国的国粹、了解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。”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|